•   首 页
  •  美务简介 
  •  美务新闻 
  •  美务服务 
  •  成功案例 
  •  硬件设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欢迎来到美务物流网站!专业从事各类冷冻食品冷藏及配送,竭诚为各大厂家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配送服务。
      美务物流(南京)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类冷冻食品冷藏及配送,拥有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和专业人员,拥有专业制冷车辆设备和中转冷库覆盖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及南京市区所有卖场、连锁超市、流通领域的各类终端客户。竭诚为各大厂家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
TEL:400-666-1958
美务新闻

国内冷藏品物流市场发展调查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2002年预制食品销售额占冷冻食品销售总额 42.44%,在我国收入较高的发达城市,冷却肉已占到人均年消费肉量的10%—15 %,而尽管目前冷藏蔬菜的消费总量仍较小,但随着保鲜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消费也呈上升趋势。
上述食品均属于易腐食品,大都需要冷藏品物流,随着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冷藏品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3PL将成为供应商首选
运输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想要有效运作冷藏品物流,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冻物流链。严格PtoP(点到点)的温度控制包装,货物由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应暴露在空气中,亦不应承受温度转变环境。同时,货物放置在一个地方上也要严格控制温度,这些都需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来保证。

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藏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藏品物流业务,以避免自营冷藏品物流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网络及人力上的高投入。

通过调查分析,乳制品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厂商出于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更愿意自营冷藏品物流业务;冷饮、速冻食品厂商大部分希望部分和全部外包物流业务;肉制品厂商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行业要求,更愿意全部外包其冷藏品物流业务。下面对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以及乳制品冷藏品物流情况进行分析。

冷饮物流市场分析
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

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 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个大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将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和路雪、光明、美怡乐、雀巢、蒙牛和美登高等品牌在主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开展冷饮物流业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象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龙头企业;二是立足重点地区,分别以上海、北京及广州、深圳为中心,在华东、华北、及华南区域开展业务;三是实施精细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开展冷饮物流业务有其优劣势。优点在于,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业务操作相对简单,随着冷饮产量稳步上升,物流需求持续增加,企业本身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操作经验和客户渠道。而劣势在于,增值服务需求少,必须承担生产厂家转嫁的物流成本风险,收入随需求增加,利润却逐渐降低。且目前行业正处于盘整期,前景一般,还得考虑淡季运输资源如何充分利用。

肉制品冷藏品物流市场分析
据预测,国内肉类消费将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GDP增长,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平均水平,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有效需求充足、国际实际需求大是肉类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加工业的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

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 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以肉制品物流作为冷藏品物流主营业务,建议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企业,如:双汇、金锣等。另外还须立足重点地区,使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山东、河南成为企业冷藏品物流的控制中心和肉制品集散中心。而且,冷鲜肉制品增值服务较多,要充分挖掘,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业务创新,增加除冷藏运输以外的冷藏品物流收益。

速冻食品冷藏品物流市场分析

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以下迅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1999年起的连续3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龙凤占据三甲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三全更以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18℃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藏配送体系尚未形成。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以速冻食品物流作为冷藏品物流主营业务,建议应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大企业,如:三全、思念等。立足连锁超市和大卖场,利用其店面渠道,建立起自己的配送网络。另外可开展增值服务,速冻食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粘贴等增值服务需求较多。

目前物流企业开展速冻食品物流业务的优势在于其物流需求持续增加,增值服务需求较多,行业利润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不足之处在于,速冻食品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客户渠道缺乏。

乳制品冷藏品物流市场分析
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人。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器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正因为如此,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多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物流企业以乳制品物流作为冷藏品物流主营业务,建议应锁定重点客户,以区域性运输配送为主要业务。输出管理和运作模式,与生产商建立合作联盟,利用生产商现有冷藏品物流资源,开展相关服务。

上一篇: 冷链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下一篇:冷藏品物流三种可行的发展模式
版权所有:南京美务物流有限公司 ©20015  苏ICP备10008869号   技术支持: 南京网站建设